他常驻华为北非,对父母说在迪拜,帮客户从养鸡场老板成当地首富
【风起堂原创 | 不编不传,有源有据,分享商界创业传奇,解读大佬管理智慧。】参考资料:田涛著《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》、《华为访谈录》,田涛主编《厚积薄发》,三番《机会在召唤着我们》。这是一个普通华为人的奋斗故事。他叫潘恩,1991年应届毕业后加入华为,两年后被派驻海外,从技术服务工程师,一步步成长为华为海外市场中一位备受团队认可的地区部总裁。他是和兄弟们一起熬夜的潘队,也是一起玩三国杀的好领导。有人说,每一个华为老员工,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。潘队十几年的海外经历,既是小人物的奋斗史,也是华为海外拓荒的发展缩影。01海外首站,有专享保镖,险遇机枪扫射、劫匪追击加入华为两年后,领导准备安排潘队去南非。潘队给父亲打电话征求意见,父亲让他自己决定。家人不反对,终于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事,可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于是,潘队接受了派驻海外的安排。只是,2个月的培训结束后,派驻地点从南非变成了北非。潘队的北非首站是阿尔及利亚(本文后续简称A国)。初到A国,风景很美,生活很苦。因为没有后勤支撑,几个兄弟只能自己解决吃饭问题,后来雇了一个本地大妈做饭,但怎么教也做不出中国口味,兄弟们只能下班后,看谁手快炒个鸡蛋好下饭。那时的华为,海外客户基本没听说过,能不能见到客户,有时候也靠运气。作为华为初到A国的拓荒者,潘队和几个兄弟没有销售指标压力,一切从零开始,接触客户认识客户。历险一:有专享保镖,遭遇30米外持枪扫射几个月后,潘队拿到一个项目,到另一个城市开实验局,一次惊心动魄的开局之旅开始了。因为当地经常发生外国人被绑架的事件,所以运营商客户就特地给潘队配了一位专职保镖,从一下飞机开始,保镖全程陪同。一天,潘队从客户机房回酒店,步行也就20分钟的路程,刚走到一个市场附近,就传来一阵“哒哒哒”的声音,人群开始四散奔逃。潘队没经历过枪战,一时没反应过来那就是机枪扫射的声音,当人群四散奔逃时,自己还愣在那里,不知如何是好。便在此时,带着大墨镜的保镖一个箭步冲上来,一把拽住潘队的胳膊,飞快窜入旁边的一间小卖部,迅速关上门,动作麻利地将潘队按蹲在墙角,然后掏枪警戒。十来分钟后,外面的恐慌安静下来,保镖才带着潘队回到酒店。这一次历险,回想起来似乎很刺激,但在当时,却是惊险万分。历险二:去乍得做交付,无聊到追孔雀,团队经历劫匪追击A国业务有进展之后,潘队又到乍得做GSM交付。华为在乍得的项目组只有四个人,住在该国前文化部长的房子里(旁边就是总统家)。华为人在海外,有“一人一厨一狗”的传奇,也有无聊到“追死鸡”的趣谈,而潘队和兄弟们在乍得,追的是孔雀,比“追鸡”高大上多了。部长家的房子是平房,有很大的院子,院子里养着四只孔雀,每天早上都会飞到房顶上,叫声和爪子抓东西的声音总会把人吵醒,华为兄弟们被吵醒之后就赶孔雀,到处赶,倒也排解了远在异国他乡的寂寞。当然,潘队和兄弟们在乍得,也有惊险。一次,两个兄弟在站点机房收工时已经很晚了,在开车往回赶的时候,遭遇到劫匪。司机也是个狠人,仗着车好路熟人胆大,一路前冲,劫匪在后面一边追一边开枪,在车后窗玻璃被打穿一个洞,一个轮胎被打爆,司机一条胳膊被打伤的情况下,硬是摆脱了劫匪。有过这一次命悬一线的经历,潘队和乍得的兄弟们吸取教训,规定以后只要天一黑,哪怕就在机房休息,也不再往回赶,安全第一。02转战E国,帮养鸡场老板成为当地首富海外A国首战小成后,潘队回到国内,从交付转到行销。一年半之后,一个北非的同事邀请潘队去E国。同事的描绘很有诱惑力:“能去,这边挺好的。”“真挺好的。”至于最重要的安全,同事更是信誓旦旦地说:“我们这边七八个人都没啥问题,这边人挺好,客户也挺好,你赶快来吧!”就这样,潘队被忽悠到了北非E国。在E国的前几年,确如同事所说,挺好,挺顺利。刚到E国,没几天潘队就拿了几个订单,从此就开始了在E国的痛并快乐着。客户是该国的A运营商,董事长那时候的主业还是养鸡,电信业务也是刚刚起步。至于一下子就把订单给了华为,是因为该运营商筹建的时候,看到海尔家电做得好,就去找海尔,结果海尔就把华为介绍给了客户,办事处又转交到北非E国代表,就这样,华为在E国业务,伴随着A运营商的起步,共同成长起来了。潘队的印象里,运营商的董事长是个很和善的老头,人很好,华为小伙子们到站点做勘测,老头还亲自开着自己的皮卡车接送。随着A运营商在E国成功建网放号,一个个项目做下来,到一步步走向全国,华为全程跟进支持,A运营商也从零起步逐步成长为北非市场老大。当然,E国A运营商的老板,也从700万美元起家的养鸡场老板,变成了当地首富。03身在E国,跟家人说是在迪拜跟随A运营商进入A地后,潘队和一帮华为兄弟们又开始历险了。A地紧邻中东不稳定区域,即使是在当地的富人聚集区,也会经常有外国公司被袭击事件发生。为了安全,华为在当地租了一栋别墅,办公和宿舍在一起,避免频繁外出,甚至为了确保当地员工安全,办事处将下班时间都提前到下午3点(当地下班时间是下午4点,袭击高发时间段是下午6点左右)。历险三:真假安全部队巡查一天下午,当地员工下班后,就剩下潘队和几个中国兄弟留在宿舍内。突然一辆吉普车开过来,下来四个人说是保安部队巡逻,要进华为的办公室找水喝。虽然办事处也有两个带枪保安,但面对4个自称保安部队的持枪队员,哪里敢拦阻,只好放人进来。潘队带着几个兄弟们感觉不不对,就都在楼上躲了起来,不敢发出一点声音。结果几个人在办公室转了一圈发现没人,有人又到楼上扫了一眼没看到人,也就走了。半小时后,又有一队人过来巡查,保安才知道,刚才进来的那几个人,是恐怖分子,这次来的才是真的安全部队。经历这一次命悬一线后,潘队和兄弟们开始重视安全防范,办事处只保留必须留下的人员,办公地点也经常变化,搬家不断,有一段时间甚至直接租到酒店办公。但即使如此,仍会有意料不到的危险降临。历险四:酒店办公遇险在酒店办公的那段时间里,潘队和兄弟们就经历过一次爆炸袭击。“当时酒店门口的保安被枪声”掉虎离山“吸引走了,然后就有一辆皮卡开了进来,在酒店门口炸了一个大坑,整辆车就只剩下轮毂钢圈。幸运的是,办事处的兄弟们无大碍,最重的伤是一位兄弟被气浪冲击掉下来的天花板吊顶剐蹭到。自此之后,潘队和兄弟们更加谨慎,并请了专业的保安公司来保障员工安全。跟家人说自己在迪拜那段时间里,潘队和华为兄弟们都压力山大,除了安全环境恶劣,更有来自国内家人的压力。为了避免家里人担惊受怕,大家都不敢直接跟家里人说是在E国,潘队也一直跟家里人说自己是在迪拜。这时候的潘队,已经成为团队负责人了,对于扛不住压力的同事,主动安排调回安全的北部,或者送到其他地区工作。十几年的海外北非拼搏,潘队也从一个普通的技术服务工程师,成长为华为独当一面的片区总裁。04 遗憾回望海外征战经历,潘队也有遗憾,对家人,对父母。潘队母亲去世的时候,因为E国都是小航空公司,不仅航班少,还经常晚点,潘队飞到迪拜转机时遇到晚点,第二天才能有飞机飞上海。见不到母亲最后一面,连扶灵发丧都赶不上,万般无奈的潘队只能蹲在机场嚎啕大哭,那一刻他很后悔,没能在老娘最后的时刻请假回来多陪陪她。两年后,潘父也因为积郁成疾走了。没能多陪陪父母,这是潘队始终的遗憾。但世上没有后悔药,潘队还要继续前行,向前看。“雄赳赳气昂昂,跨过太平洋”,华为的今天,是每一个奔赴海外的华为人忘我牺牲拼出来的,“军功章的背后”,每一个华为人的家人,都有一半。“遍地英雄下夕烟”,每一个有故事的华为奋斗者,都有自己的传奇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